提到山西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平遥,平遥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,也是成功申请非遗的两座古城之一,距今已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像这样一座历史悠久,保存完好的古城大家去山西一定要去看看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平遥游玩景点攻略,快来一起看看吧。
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区平遥县内,是中国现存的保存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,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。平遥古称“古陶”,也叫作“平陶”,是尧帝的封地。在北魏时期,因为北魏太武皇帝名叫拓跋焘,与“陶“谐音,故更名为平遥县。
平遥古城历经沧桑,几经变迁,成为国内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清时代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。
这个就是古城的全貌了,仔细观看就会发现,整个古城形如龟状,六座城门,南北各一座,东西各两座,城池南门为鬼的头部,门外两眼井水象征龟的双目。城池北门为龟的尾部,是全城的最低处,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。
城池东西还有四座瓮城,双双相对,上西门,下西门,上东门的瓮城城门都是向南开的,就像龟爪向前伸一样,只有东门瓮城的外城门是向东开的,据说是造城时为防止乌龟爬走,将其左腿拉直,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。
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乌龟的敬仰,乌龟乃是长寿之物,也是吉祥之物,在古人的心里就如同神灵一样圣洁。而古城的建筑风格自然也是希望借龟神之力,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,固若金汤,永世长存。除此之外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,墙顶外侧有3000个垛口,代表着孔子门下3000弟子,72贤人世代守护古城。
平遥古城墙平遥 城墙位于 山西 省中部的 平遥 县,是 中国 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。1988年, 平遥 城墙被中华人民 共和 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1997年,包括 平遥 城墙在内的 平遥 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。
平遥 古城是 中国 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 代县 城,是 中国 传统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,在 中国 历史的发展中,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、社会、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。
平遥 文庙位于 山西 省 平遥 县城内东南隅,始建于唐贞观初年,其大成殿为金代重建,至今保持原貌,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,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。
文庙坐北向南。总面积35811平方米,庙区占地8649.6平方米,建筑面积3472.3平方米。现存四进院落,中轴线上排列有:棂星门、大成门、大成殿、明伦堂、敬一亭、藏经阁等建筑。
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平遥 城隍庙位于 山西 平遥 城隍庙街中段。城隍是 中国 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,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,是 中国 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。始建于明洪武初,成化中重修。清代郑板桥宰潍县,重修城隍庙并撰有《创修城隍庙碑记》。按照“天人合一”的礼制,以城内南大街为轴,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,城隍庙居上首。 平遥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,历史文化内涵丰富,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。它以城隍正殿为中心,集六曹府、土地堂、灶君庙、财神庙(附真武楼)四大部分组成,建筑规模宏大,殿宇建筑保存完好,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。城隍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,传统儒教、道教、民俗文化相融为一体。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泥塑、壁画之中,就连殿宇建筑形式、月台乐楼、木刻砖雕等各个方面,也颇有情趣。城隍庙在建筑结构上也很有特色,各殿宇的木结构形式,开间、上限、木雕雀替图案以及琉璃构件的使用,都严格遵循当时封建礼制,而且工艺上乘,多有独到之处。每间亭台楼阁,都注重雕梁画栋,精磨细琢,十分考究。从一个侧面展示了 平遥 县在明清代商帮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雄厚财力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雅文化需求。是凝聚了古代 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。
马家大院,占地九亩之多,是 平遥 “四大富商”之首、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。始建于清同治年间,后经同治、光绪几十年的不断修建,逐渐形成了一座宏伟精美的建筑群体。马家大院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,共有3座大院、6座小院、房屋197间。集民居建筑、风俗文化、豪门起居、商贾兴衰为一体。大院总体布局鸟瞰酷似大大的“马”字形,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,隐喻马家事业“马到 成功 、一日千里”之意。纵观全院,外观高大威严,四周皆清水砖墙,内部富丽精巧,井然有序,代表了我国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模式。夜晚一关门,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“独立王国”。这是马家大院的堡门。
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位于 平遥 古城东大街路南22号是全国第一家全面展示镖局历史文化的博物馆,全馆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,分前、中、后、楼院四部分,开设6个展室和两个展区,充分而真实地再现清代乾隆以来我国镖局的独特风貌。华北第一镖局,系指道光年间由王正清、戴二闾、左二把成立于 平遥、 祁县 、 文水 等地的“同兴公”、“太汾”、“昌隆”三大镖局。而王、戴、左三人,一则武德昭著,名振大河上下;二则武艺高强。开设镖局,或现银运送,解缴、或货物转运,满足其时商业贸易实行现银结算的需要,因而,一度兴旺发达。票号诞生,镖局业务锐减。最兴盛期,为清末国内形势混乱之时。进入民国,各类军警武装押运出现,镖局相继衰败,陆续退出历史舞台。
《又见平遥》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、生生不息的故事:清朝末期,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,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。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。七年过后,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,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。
整个演出通过“选妻”、“镖师洗浴”、“灵魂回家”、“面秀”等等片段,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,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。可贵而有特征的是,平遥的道义精神是在对民俗、史实进行了高度提纯的基础上展现的,如“送别”、“选妻”。同时,讲述形式不仅有丰富的可视性,在文学上更有深蕴,运用了具有象征寓义的手段来表现。如:正面地表现镖师的死亡,而用城墙上的鬼魂来表现镖师的精神和灵魂,这是很有创见、很有文学品位的构思。这些片段不仅冲击了观众的情感,让观众记住了那些人物,更体现了创作者的哲思。
演出TIPS
导演:王潮歌
票价:时价(180-240,周末会贵点)
地址:演出在平遥县顺城路154号(丽泽苑国际大酒店旁边),自驾车可直接把车存入剧场内停车场,
场次:14:00及晚19:00两场(每周一停演,维护设备及演员休息)。加场的规则一般是下午16:00 晚上21:00两个场次